详解Go语言变量作用域
作用域为已声明标识符所表示的常量、类型、变量、函数或包在源代码中的作用范围。
Go语言中变量可以在三个地方声明:
- 函数内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
- 函数外定义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
- 函数定义中的变量称为形式参数
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了解局部变量、全局变量和形式参数。
局部变量
在函数体内声明的变量称之为局部变量,它们的作用域只在函数体内,参数和返回值变量也是局部变量。
以下实例中main()函数使用了局部变量a,b,c:
packagemain
import"fmt"
funcmain(){
/*声明局部变量*/
vara,b,cint
/*初始化参数*/
a=10
b=20
c=a+b
fmt.Printf("结果:a=%d,b=%dandc=%d\n",a,b,c)
}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结果:a=10,b=20andc=30
全局变量
在函数体外声明的变量称之为全局变量,全局变量可以在整个包甚至外部包(被导出后)使用。
全局变量可以在任何函数中使用,以下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全局变量:
packagemain
import"fmt"
/*声明全局变量*/
vargint
funcmain(){
/*声明局部变量*/
vara,bint
/*初始化参数*/
a=10
b=20
g=a+b
fmt.Printf("结果:a=%d,b=%dandg=%d\n",a,b,g)
}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结果:a=10,b=20andg=30
Go语言程序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名称可以相同,但是函数内的局部变量会被优先考虑。实例如下:
packagemain
import"fmt"
/*声明全局变量*/
vargint=20
funcmain(){
/*声明局部变量*/
vargint=10
fmt.Printf("结果:g=%d\n", g)
}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结果:g=10
形式参数
形式参数会作为函数的局部变量来使用。实例如下:
packagemain
import"fmt"
/*声明全局变量*/
varaint=20;
funcmain(){
/*main函数中声明局部变量*/
varaint=10
varbint=20
varcint=0
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a=%d\n", a);
c=sum(a,b);
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c=%d\n", c);
}
/*函数定义-两数相加*/
funcsum(a,bint)int{
fmt.Printf("sum()函数中a=%d\n", a);
fmt.Printf("sum()函数中b=%d\n", b);
returna+b;
}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main()函数中a=10
sum()函数中a=10
sum()函数中b=20
main()函数中c=30
初始化局部和全局变量
不同类型的局部和全局变量默认值为:
| 数据类型 | 初始化默认值 |
|---|---|
| int | 0 |
| float32 | 0 |
| pointer | nil |
形参使用,比较sum函数中的a和main函数中的a,sum函数中虽然加了1,但是main中还是原值10:
packagemain
import"fmt"
/*声明全局变量*/
varaint=20
funcmain(){
/*main函数中声明局部变量*/
varaint=10
varbint=20
varcint=0
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a=%d\n",a)
c=sum(a,b)
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a=%d\n",a)
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c=%d\n",c)
}
/*函数定义-两数相加*/
funcsum(a,bint)int{
a=a+1
fmt.Printf("sum()函数中a=%d\n",a)
fmt.Printf("sum()函数中b=%d\n",b)
returna+b
}
输出为:
main()函数中a=10
sum()函数中a=11
sum()函数中b=20
main()函数中a=10
main()函数中c=31
以上就是详解Go语言变量作用域的详细内容,更多关于Go语言变量作用域的资料请关注毛票票其它相关文章!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czq8825#qq.com(发邮件时,请将#更换为@)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